陜西秦晉礦業集團
強化黨建引領 助力脫貧攻堅
采取“黨支部+合作社+企業+基地+貧困戶”的模式,確定以發展紅提種植、時令水果、反季節蔬菜和生豬養殖為主的產業發展方向。集團拿出資金補貼扶持貧困戶入股或承包種植,讓貧困戶以直接參與種植或以務工者身份增加收入,2018年純收入達130萬元。
陜西秦晉礦業集團公司是一家以煤炭開發生產為主業的民營企業,集團成立以來始終秉持“高起點、高質量、高效益”方針,堅持“以煤為基,多元發展”的轉型跨越理念,經過多年發展經營,企業已擁有固定資產6億元,在崗職工560人,年上繳國家利稅2000多萬元。
秦晉集團黨支部成立于2009年5月,現有黨員31名,公司先后榮獲國家工商聯“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先進企業”“陜西省文明企業”“全省五星級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”“三秦幫扶善星”“渭南市先進基層黨組織”等榮譽稱號。
北蔡村距離合陽縣以西10公里,全村轄4個村民小組,共有226戶754人,其中貧困戶75戶269人,貧困發生率35%,多年來村民收入主要以小麥、玉米等傳統農業為主,貧困戶家庭致貧多是勞動力缺乏、因病致貧、產業方向不明等多種原因,從整體而言對調整產業缺乏信心、資金和技術。
針對以上情況,集團黨支部積極探索支部發揮作用的有效途徑,積極回報社會。主動參與非公企業助推脫貧攻堅活動,與合陽縣王村鎮北蔡村簽訂了幫扶目標責任書,確定了“抓產業、調結構、建園區、促增收”的幫扶措施。
突出黨建引領,凝聚工作合力
以黨建助推扶貧為引領,強化組織保障,在幫扶過程中,集團黨支部與幫扶村黨支部結對子,扶持貧困村黨組織建強活動陣地、強化黨員教育,改善軟弱渙散狀態,不斷提升村黨支部在引領脫貧攻堅中的凝聚力和戰斗力。
集團黨支部20名黨員與20個重點貧困戶結對幫扶,通過定期走訪、慰問、談心等活動,幫助貧困戶堅定脫貧信心。同時重視孤寡老人、留守兒童群體,逢年過節組織慰問、送溫暖活動,捐資捐物達4萬多元,受到了群眾的肯定,讓貧困戶感受到了社會的關愛。
調整產業結構,增強造血功能
采取“黨支部+合作社+企業+基地+貧困戶”的幫扶模式,確定了以發展紅提種植、時令水果、反季節蔬菜和生豬養殖為主的產業發展方向。
整合流轉土地200畝,建立了設施農業發展產業園區,建成時令水果、蔬菜大棚50座,集團拿出資金補貼扶持貧困戶入股或承包種植,讓貧困戶以直接參與種植或以務工者身份增加收入,2018年純收入達130萬元。
新建太陽能光伏3000平方米,同時依據資源和傳統優勢,投入60萬元建成養殖場,發展生豬養殖產業,目前已初具規模,吸納貧困戶就業76人。
改善基礎設施,提高幸福指數
北蔡村地處旱塬,長期干旱缺水,原有機井抽水困難,加之設施老化,針對這一現狀,公司多次與幫扶村黨支部溝通,確定方案,出資10萬元為村上更換變壓器一臺。通過實地勘測,投資144萬打成深度為800米機井一眼,解決了全村人畜飲水問題。
積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,出資18萬元完善了巷道硬化、綠化工作,為脫貧目標如期實現提供了有力支撐。針對村上8戶9人無安全住房問題,集團積極聯系住建局、扶貧辦建成集中安置房,每戶28平方米,并配套生活設施。
注重技能提升,拓寬致富渠道
集團高度重視農民技術培訓,公司先后請山東省壽光技術員入園區講解紅提栽植,并組織北蔡村村民到楊凌參觀學習,目前受訓貧困戶有43戶400人次。
同時,集團以就業扶貧為基礎,針對幫扶村勞動力過剩的現狀,優先解決北蔡村與周邊貧困村民就業問題,確保有一定勞動能力的村民在集團就業,月工資平均4000元,增加家庭收入,徹底解決村民長遠生計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