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造木耳產業鏈帶動群眾脫貧致富
——記柞水縣副縣長謝俊鋒
“今年我預計木耳能收入五六萬元,比以前要翻幾番?!?1月27日,柞水縣下梁鎮西川村村民王遠明高興地說,“這多虧了謝縣長!要不是他一遍遍來家里做思想工作,哪有如今的好日子!”
王遠明提到的“謝縣長”,就是柞水縣分管脫貧攻堅工作的副縣長謝俊鋒。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,柞水縣堅持“生態立縣、產業富民”理念,立足域情實際,依托資源稟賦,把木耳產業作為全縣脫貧攻堅的主導產業,由謝俊鋒主抓推進。
然而,對于發展木耳產業,干部群眾各有各的顧慮?!笆裁磿r候能回本?”“收入和回報成不成正比?”“這份產業能否在村上長久發展?”……
為打消他們的顧慮,謝俊鋒每月都要抽二十天左右時間走村入戶進基地。
為吸引貧困群眾,謝俊鋒創新推行“借袋還耳”“借棚還耳”的“兩借兩還”模式,根據各村“借袋”戶的需求量,村集體經濟組織與企業簽訂“借袋”合同,“借袋”戶與村集體經濟組織簽訂“借袋還耳”合同,每季木耳采摘后,農戶將成品木耳上交村集體經濟組織統一銷售??鄢敖璐背杀竞?,村集體經濟組織將銷售額的剩余部分返還給農戶。
這樣一來,不投入資金就能參與發展木耳產業,貧困群眾一下就產生了興趣。
小嶺鎮金米村貧困群眾肖青松被吸引回鄉承包了2座大棚,靠著3萬多袋菌包脫了貧。脫貧之后,他還主動幫助兩戶貧困戶承包木耳大棚,戶均增收4萬元左右。
伴隨木耳產業的壯大,謝俊鋒招引中博農業、陜西野森林等非公企業參與木耳袋料生產、冷鏈倉儲等全產業鏈生產經營;引進淘寶、京東等電商公司,大力發展農村電商和農產品物流平臺; 鼓勵商戶、農家樂經營戶向木耳產業聚集,有效擴大木耳產業市場營銷覆蓋面。
3年多來,柞水縣已累計發展木耳2.25億袋,生產干木耳7000余噸,實現產值5億多元。木耳產業的蓬勃發展,為柞水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強力支撐。全縣累計實現51個貧困村出列、13406戶42088人穩定脫貧,貧困發生率由44.04%降至0.91%,2020年2月整縣脫貧摘帽。謝俊鋒本人連年考核優秀,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獎創新獎。
“我將牢記囑托,砥礪前行,圍繞木耳產業進一步擴大產能、提質增效、挖掘文化、塑造品牌,在木耳產品研發、精深加工、全產業鏈發展上再下功夫,真正把小木耳做成鞏固脫貧成效,支撐鄉村振興的大產業?!敝x俊鋒說。